小孩進入教養時期,最需要下功課之一的地方是進入他的世界,很多事情就會變得更理所當然跟有趣。
馬克很愛重複大人說話,我試著用他會講的話跟他互動但一天一點在適當情境下加入新的單字,尤其是抽象的詞。例如吃飯時他會說「馬克吃麵、媽媽吃麵」,我教他馬克吃麵、媽媽「也」吃麵,或是馬克和媽媽吃「一樣的」麵,他當然不會一次就懂可是會模仿用在其他句子裡,多數時候是錯的,但用更難的字詞跟他解釋沒有用,必須在類似的情境下反覆教上n遍就能慢慢理解。這過程裡我好像自己又學了一次中文,去思考那些我們習慣成自然的口語用法是不是有什麼邏輯可以更有系統地教外國人中文,當然馬克不需要,但整理他怎麼學、犯什麼樣的錯、什麼情境下學起來的,對我糾正孩子爸中文很有幫助。
他的不爽和抗議也很難用大人的想法去理解跟溝通。常常他在公園玩的正開心但天黑了被我催回家,以前覺得他怎麼這麼不聽話乖乖上推車,轉念一想就跟我整天累得要死、好不容易有空開個影集看結果網路壞掉看不了了一樣,實在也不能怪他在公園鬼叫。
他的開心又更難進入了。他睡前看到奶瓶來了那種眼睛發亮的神情,常常我還覺得羨慕,畢竟已經沒有飲料我可以天天喝還如此享受了。陪他玩遊戲我通常是雙重人格,外面用高八度超浮誇的語調跟表情講話,內心想的是等等要煮什麼飯、今天需不需要去超市,或是現在到底幾點了爸爸還要多久才能下班。他玩到大笑時,我笑他這個誇張的反應,笑他怎麼這麼可愛,笑他可以被一件這麼平凡無奇的事給娛樂,笑著笑著有時候我甚至也覺得...這遊戲真好玩😂
前幾天我在旁邊看馬克對著墨鏡裡面的自己玩這麼久,忍不住也坐上去馬克的位子瞧瞧他到底看了什麼,當我在鏡片裡看到兩個臉被拉的圓圓的自己時,竟然笑出來了還開心喊「馬克!媽媽看到兩個媽媽了!」當下覺得...我能夠像馬克一樣整天忙著為這麼無聊的事笑,真幸福!這是他人生中最單純的幾年,我最需要學的,就是也當個一歲小孩一起玩一起長大。